化學清潔劑對身體內細胞的影響,相當可怕! 

化學清潔劑造成肝腎損害

實驗所產生的變化,首先就是肝細胞中的粒線體開始變化,同時會擴散到細胞縫隙,細胞間的縫細會增大。因為接觸的相鄰細胞死亡或變小、萎縮,細胞尾縮的結果。另一個原因就是動物血中的鈣離子減少所造成的。第二個重要變化就是肝細胞膜破裂,細胞內物質脫出的症狀,也就是細胞死亡的狀態。在腎臟以及塗抹牙膏的舌的細胞。也出現同樣的症狀。

科學技術廳研究調整局的長谷川弘道先生等人所進行的研究結果。結論是「塗抹洗劑二十四小時內,肝細胞粒線體機能受損,會使大量的LAS侵入肝細胞內」。

肝臟也可說是個有毒物質無毒化的場所。但若因為合成洗劑而引起病變時,機能就會減退。肝臟對於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化學物質,並不具有任何的分解酵素。據報告顯示,給於洗劑時,第一天洗劑即出現在肝臟。一週後發現洗劑存在於各個臟器、骨骼、肌肉和腦中。我們也可說這是所有物質共通的問題。腎臟製造出尿液,水溶性的多餘物質會增加腎臟的負荷,所以緊接肝臟之觀察腎臟,發現腎臟也出現同樣的變化,表示腎功能也急速減退。

具有殺菌作用的陽離子系列的合成界面活性劑。陽離子界面活性劑比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更加刺激皮膚,而且引起較強的皮膚病變。

舌頭味蕾細胞被破壞了!

塗抹含有合成洗劑的牙膏時,舌乳頭會朝右或左彎曲,間隔凌亂。將舌乳頭放大時發現前端有兩次乳頭的切痕。這是利用生物的合理性提高吸收能力所造成的,但是塗抹合成牙膏時完全沒有二次乳頭,表示是從表面遭到破壞。

 

化學清潔劑會傷害頭髮 

洗髮加潤絲的二合一洗髮用品,幾乎不含有洗淨作用的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,還不如不洗頭較好。不具有洗淨作用的洗髮精,僅僅具有香味而已。洗髮後不要馬虎沖洗,每天洗髮的人容易出現部分禿頭、容易掉髮的現象。現代年輕人中有許多頭髮稀疏的孩子;女性洗髮的次數增多了,頭髮也變得稀疏了。 

 

化學清潔劑破壞細胞

經過ㄧ個小時後觀察,發現細胞膜部分出現氣球狀的膨脹現象。同時粒線體開始變化,細胞的機能漸減。再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細胞膜破裂,細胞內物質脫出。只殘留核。核內的構造也崩毀。界面活性劑對於生物的細胞膜都不好。肥皂和合成洗劑相比時,合成洗劑具有強力使細胞膜蛋白質變性的作用。合成洗劑進入體內後,容易使蛋白質變性,因此會使酵素系統受損。

 

化學合成清潔劑破壞皮膚

皮膚是細胞緊密結合,再利用自己所分泌的皮脂膜覆蓋住的生物體的防禦系統。但是,合成洗劑會使細胞膜膨脹破裂。會溶出油,提高滲透性的界面活性劑的機能,此外合成界面活性劑會使蛋白質變化。用肉眼觀察這種狀態,則會發現皮膚病變。指尖嚴重破裂,就如同皮脂膜以及皮膚細胞的細胞膜脂被連根拔除一般。最近每天洗頭髮的兒童,手也出現了皮膚病變了。

 

生物學家就是用低濃度的界面活性劑來破壞細胞

現在在醫學部或生物學的研究室,必須要破壞細胞,這時使用什麼來破壞呢?就是使用非離子系列的合成界面活性劑。而且是使用濃度較低的液體。  

由皮膚接觸進入更毒

一個實驗經口投與之後,一週內排泄99%,1%在一週後仍殘留在身體的某處,但經皮投與時直到第十天大約排泄掉10%,也就是說十天以後,還有90%殘留在身體的某一部份。 由此可知,經口是進入消化系統,因此容易到達排泄器官形成尿液和糞便。經皮是進入皮下的血管,隨著血液循環全身,在體內殘留時間比較長,影響也較大。

 

化學清潔劑使鈣流失

合成洗劑會造成鈣的減少,一旦鈣量減少,會對骨骼、牙齒造成影響,鈣是重要的物質,同時對於腦也具有重大的作用。缺乏鈣的孩子其個性比較兇暴,想像力不足。  

化學合成清潔劑使水中生物變少了

鰓蓋的部分開始出血而鰓幾乎是到達破壞無遺的狀態,感覺好像根本沒有構造一般,繼而出血、死亡。 在1960年代後半期,亦即開始利用廚房用合成洗劑之後,幾乎看不到海膽,其後鮑魚也逐年地減少。當時無人想到是廚房用合成洗劑的危害所致。在洗衣機普及之後,合成洗劑的使用量又持續地增加了。不僅是漁村,這是全國性的問題。

 

化學清潔劑增加其他毒物的吸收

根據滋賀縣所委託的合成洗劑環境影響調查團的報告,當合成洗劑的濃度為0.04-0.06 ppm時,會促進PCB、CNP(除草劑)、NIP(除草劑)的吸收。有害物質單獨存在與合成洗劑一併存在時,就會提高有害度。『複合污染』一書中,認為即使不是有害的物質,和其他的物質在一起時,會變成有害物質的例子很多。

合成洗液對於其他的有害物質的增強效果、相輔相成的效果非常顯著。因為合成洗劑不論再怎麼稀釋,一旦出現在環境中,因為具有與水和油溶合的力量,像PCB等能溶於油,但是不能溶於水的物質,一旦在合成洗劑的幫助下,就會輕易地溶於水中。也就是說,溶入PCB的油,由於合成洗劑的存在,也能夠與水相溶,就會輕易進入生物的體內。所有的農藥都含有合成洗劑,因此合成洗劑具有增強農藥的毒性的作用,會使難溶於水的化學物質成為水溶性物質,容易滲透到植物的組織內。

生態共生均衡:人類只是地球的一員,和其他生命共生,整個生態體系是均衡而非勝負,殺菌及消滅的觀念,終究有害大地及人類自已,如抗生素對於人體影響和化學清潔劑對於環境的影響是類似的,都會消滅人體及自然的生機。回歸大自然自己的方式,以良菌及酵素完成清潔的工作,是最自然而長久的作法。   

新世紀-廿一世紀的來臨:

人類文明的焦點,已經由資訊科技轉移至生物科技,各種相關的產品也迅速的進入我們的生活領域中,現代人講究天然、有機等訴求,而天然的定義並不僅僅是採用古老的方法、更重要的是利用最先進科技,找到能與大自然更協調的平衡點。

清潔劑的演進

 

第一代

第二代

第三代

時段

BC2500~1960

1960~

1990~未來

技術背景

經驗觀察

化學合成技術

生物科技

產品內容

草木灰、黃豆粉、醋、檸檬、肥皂

化學界面活性劑、強酸、強鹼、強氧化劑、有機溶劑

酵素、活菌

作用原理

天然弱酸、鹼的氧化作用或天然皂素的界面活性作用結合汙物,再以水帶走

利用化學品的各種乳化、氧化、溶解作用,結合汙染物再用水帶走

酵素將汙染物分解成小分子;活菌將它們徹底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

產品特色

老祖母傳承下來的清潔經驗,適合汙染不多、不頑強的場合

化學工程所創造快速有效,品類繁多的各式產品

生物科技取用大自然的清潔原理,清潔的同時也完成除臭及抑制雜菌的生長

環保觀念

少量使用汙染不大

大部分危害自然深而長遠

不但不破壞自然而且有助於改善汙染

健康顧慮

安全

大部分不安全

安全

改進方向

用軟性的(易分解),少添加磷、螢光劑,以天然油脂做原料

為了綠色的地球及更健康的居家環境,發展正日新月異中

 

 

清潔的原理

由髒污的變化去處觀察,清潔的原理可概分為以下三種:

一、將污染物取出

 

1.

溶於水移走原本溶於水的汙物,加入水以後,利用機械攪伴,使汙物溶出後移走(沖洗、旋乾…..)。如糖、灰塵等。

原本不太溶於水的汙物,加入各種“界面活性劑”使汙染物可以溶於水(在水中形成微胞)再移走它們。如油脂、蛋白質等。

 

2.

溶於溶劑溶走有些頑垢雖不易溶於水,但卻溶於一些有機溶劑,如苯、甲苯、酒精、三氯乙烷,所以可以用這些溶劑進行“乾洗”(不用水),但要考慮成本、毒性、公害、傷害質地等因素。

二、將汙染物分解成較小分子,容易用水移走

 

1.

強化學氧化劑原理使用強酸、強鹼,或雙氧水、次氯酸鈉等氧化劑,或是臭氧等高活性氣體,直接和汙染物起作用,轉變汙染物的分子結構(可能切斷其分子鍵結,或是結合在一起),最後使汙染物容易飄散、洗去或是變色漂白等,同樣有汙染、破壞質及危險等疑慮。

 

2.

酵素分解原理酵素是一種生物觸媒蛋白質,觸媒的意思是幫助化學反應容易進行的媒介物質。如本來要裂解脂肪,要在高溫及強氧化劑下作用數小時,但因為有“脫脂酵素”存在,只要在常溫的水中便可快速的反應了,化學上的專業術語是-觸媒可以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,中油公司輕油裂解廠用了許多化學觸媒以裂解原油成石化原料。而在生物體內,則有許多種酵素(生物觸媒),幫助生理過程的進行,如口水、胃液、荷爾蒙及維生素等都是其中一種。酵素可以分解汙染物成為較小的分子,因此比較容易將這些較小分子以水帶走,這是相對較快速、安全及環保的清潔方式。

三、將汙染物徹底分解成空氣和水

當然我們是不可能將砂子和鐵塊變成空氣和水的(除非經過核子分裂,改變原子結構),可以分解的是一般的有機汙染(所有吃喝拉撒的、由生命體生長的、石油來的、植物來的),它們主要是由碳(C)、氫(H)、氧(O)構成的,亦含有少量氮、磷、鉀、鎂...等元素,最主要是由植物光合作用,結合陽光(能量)、空氣(二氧化碳、氮)、和水製造出來的。

 

1.

燃燒燃燒是利用氧氣和高溫,將有機物徹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,要有適當的條件(焚化爐),燃燒不完全的二次汙染等各種考慮,也無法用在一般的清潔上。

 

2.

活菌分解應用大自然自己的物質循環原理,光合作用是製造出有機物而呼吸作用則分解有機物,產生能源、二氧化碳和水。不同的活菌可以消化不同的有機物(糖、澱粉、蛋白質、脂肪...),大自然河流、土壤的菌便是這樣的工作者。生物科技的進步,可以使我們應用它消除海上的原油汙染,也可以用來幫我們清潔生活環境的髒污。

傳統清潔劑的解析

一般如灰塵、糖等髒污可以輕易洗去,而油脂因不溶於水,所以光靠水無法洗淨。化學清潔劑的主成份──界面活性劑,可以結合油、水,因此變成比較容易用水清洗。界面活性劑是肥皂及各類清潔劑之主要成份,有1800種,四大類,在過去是不可避免。但是使用界面活性劑進行清潔工作,僅將髒污帶走,會造成二次汙染。化學毒性也是值得顧慮的問題,在功效與安全性二者間常常無法兼顧,所以化學清潔劑漸漸的強調使用較低毒性的界面活性劑,在環保上強調使用軟性的(較容易被大自然活菌分解),高生物分解度的原料,同時不再添加增強清洗力的磷酸鹽(避免河川優養化),也不再為了好看添加“螢光劑”。

市面上部份產品為了迎合人們心理幻想,強調用天然的油脂,甚至說產品是完全天然的,其實所有的界面活性劑都是油脂經化工合成而來,用油脂怎麼可能洗去油膩呢?油脂在偏鹼的配方下較容易洗淨,要添加苛性鈉(強鹼)或大、小蘇打(輕鹼),其主要的來源是海鹽(氯化鈉)中的鈉,所以“來自海水”只是美麗但沒有什麼意義的宣傳而已。總之,所有化學清潔劑都在改進,但是改不了基本清潔原理、原料及會造成二次汙染的本質。(來源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5100919439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丸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